職業滿意度,即工作滿意度,通常是指某個人在組織內進行工作的過程中,對工作本身及其有關方面有良性感受的心理狀態。
工作滿意度最早的概念起源于人際關系學說的代表人物梅奧主持的霍桑試驗,認為“工作者的情感影響其工作行為,而工作者之社會及心理因素才是決定工作滿意度與生產力的主要因素”。
職業滿意度與職員流動有著密切的聯系,對職業滿意度的研究有著重要意義。由于問卷測量法最易于施測與衡量,所以衡量工作滿意度大多采用問卷測量法進行。國外比較常用的調查量表有“工作描述指數法”、“工作滿意度指數量表”、“明尼蘇達滿意度調查量表”等,在這里,為了適應國人的習慣,采用的是網上通行的國內測評版本。
在組織行為學中,工作滿意度被認為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頻繁被研究的一種態度。工作滿意度的維度是指影響工作滿意度的主要因素,不同的測量方法把工作滿意度的組成成分歸結為不同的方面。但是,我們說工作滿意度還是有三個被普遍接受的維度。
工作滿意度是對于工作情境的一種情緒的反應。正因為它是一種情緒的反應,所以我們沒有辦法觀察到它,只能通過我們過往的一些經驗來對其進行推斷得到。
工作滿意度經常是結果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多大程度上符合或者超出期望來決定的。例如,你在工作中比其他同事工作辛苦的多,但是你得到的獎勵卻很少,這時你就會覺得你的付出和你的期望不成正比,你就會對你的工作、老板或者同事持有一個負性態度,感到不滿意。另一方面,如果你感到你的努力付出都得到了相應的回報,不論是從薪水或是其他方面,那么這個時候你就會覺得你的付出與你的期望成正比,這時候你就會對你的工作持正性態度,對你的工作感到滿意。
工作態度代表著五種相關的態度,我們用“工作本身、薪水、晉升機會、上級管理、同事”5個因素來代表一個員工對其情感反應的工作的重要特征。
在組織之中,管理層了解員工的工作滿意度信息,對于搞好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具有重要的意義,它能幫助監控組織狀況,改進組織管理。同時,通過員工工作滿意度的調查,可以看到員工對上級的看法,改善組織中的溝通,這有利于從多種角度改進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形成有效的方案調動員工積極性、促進員工的發展。在本測評中,你將獲得以下幫助:
① 了解自己對當前職業的工作態度,以便及早在自身的職業發展中作出調整。
② 獲取適合你當前狀況的建議,以便作出正確的職業規劃。
●職業滿意度是會隨著時間變化的,測評結果只是反映了你當前的一種工作狀態。
●我們在測評結果中給的建議僅供參考,你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作出正確的選擇。
●我們僅提供理論幫助,如果你不主動去改變,測評將無法在實際中對你產生任何的影響。